台积电四处建厂现隐忧,台媒:离开体系和人才,成功模式难复制******
【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陈立非 宋毅】今年下半年以来,台积电在欧美日的产能布局步入“快车道”,引发岛内愈发强烈的“掏空台芯片产业链”质疑。法国广播电台23日报道称,台积电近来被传出考虑在德国设立其欧洲首座芯片工厂。为应对美国及日本新设产能的需求,台积电已经不断外派工程师前往支持。有业者表示,台积电未来若再前往德国投资设厂,人力方面恐将更加吃紧,营运获利压力也会因此进一步升高。
员工负荷量恐“破表”
23日,日本资深国会议员关芳弘透露,台积电斥资86亿美元在日本熊本县建厂之后,正考虑在日本兴建第二座工厂,熊本厂预计明年下半年落成启用。台积电在美国的产能布局也在加快落实。台积电日前公布一项耗资400亿美元的规划,扩建和升级该公司正在凤凰城建设的美国生产中心。此次在美设厂计划共分两期:第一期预计2024年量产5纳米和4纳米芯片;第二期则是更先进的3纳米芯片,预计2026年量产。
台湾《工商时报》24日分析称,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,就多次传出台积电将前往德国设厂的消息,但距离真正投资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。台湾《经济日报》认为,台积电布局欧洲面临三大挑战,包括客户真实需求、基础设施资源、人力/工程师人员调度。《联合报》24日报道称,台积电赴德国设厂,未来恐将像美国建厂项目那样,面临成本高、人才招募困难和相关先进材料供应不足等艰巨考验。还有台媒直言,台积电员工的负荷量会不会“破表”也是个问题。台积电超过5万名工程师中,有约500人连同家眷到美国协助建厂。日本新厂也需要再调度500—600人。
展示“深耕台湾”决心
台积电近来频繁的海外投资,在岛内引发“掏空台湾芯片产业”的质疑。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近日对此表示,半导体产业用的是脑力,在大部分地区都有工程师不足的情况,并不是工厂搬到哪个地方,那个地方就会发展茂盛。
另据台湾《财讯》报道,日本自民党参议员三宅伸吾近日声称,台积电在日本生产的是落后最新制程两三个世代的技术产品,而且台积电在台湾地区以外生产的量,只占总产量的一成左右,仍有八九成留在台湾。
为展示所谓“深耕台湾”的决心,台积电将于12月29日在南科晶圆18厂举行3纳米量产暨扩厂典礼。根据台积电官网信息,台积电立足台湾在全球广设厂区,目前拥有4座12英寸超大晶圆厂、4座8英寸晶圆厂和1座6英寸晶圆厂。
成功模式难复制
通信行业资深专家项立刚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台积电在日本、欧洲等地进行生产布局,实际上成本是很高的。欧洲和日本的芯片制造都已经衰落得非常厉害。台积电一个企业想改变这种经济大势,很难做得到。
岛内舆论也对台积电产能布局充满疑虑。《工商时报》22日发表社论称,长期以来台湾就有生产资源“五缺”问题,半导体产能外迁是迟早的事,但此次台积电赴美设厂完全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决策。文章称,台积电赴美建厂,生产离开台半导体生态体系和人才,很难复制过去的成功模式。
(环球时报)
2022年度“感动省城”十大人物揭晓,以岭药业药研尖兵许红辉上榜******
1月10日,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、石家庄日报社、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22年度“感动省城”十大人物颁奖盛典在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,万众期待的2022年度“感动省城”十大人物现场揭晓。这是省会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品牌工程“感动省城”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走过的第十八个年头。
2022年度十位感动人物(群体)分别是:1、英雄局长——于占江;2、冠军教练——邢路国;3、药学研发尖兵——许红辉;4、天空摄影师——王汝春;5、“全城热练”筑梦人——市体育局球类运动场建设工作专班(群体);6、扶危济困老党员——刘荣秀;7、一心为公的党代表——刘艳红;8、无私奉献筑路人——石家庄市路桥集团一线建设者(群体);9、下乡好中医——石家庄市中医院健康帮扶队(群体);10、残奥飞人——王晨阳。
自2005年至2022年,“感动省城”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已经累计评选出180位感动人物(群体),成为省会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延续时间最长、影响力最大、社会参与度最广的品牌活动之一。2022年的“感动省城”十大人物评选活动,超过1000万人次的市民、网友通过信函、网络、微博、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参与了人物提名和公众投票,热度空前,反响强烈。从感动人物身上,能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能看到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辉,能感受到石家庄人的执着、坚韧、乐观的精神气质,能感受到石家庄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,更能感受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,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加快建设现代化、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奋斗激情。(河北新闻网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